第(3/3)页 宋福生望着外面的雨天,舔了下干裂的唇,是啊,他这人,自从来了这里经历这许多事,习惯性有两手准备。 将“交通工具”放在最安全最靠近村口的房子里,大不了他带着妻儿老小跑路,这是最坏的打算。 什么叫最坏,就是他顾及不了村里人了,只能顾及宋九族。 不劝了,闺女太烦人,给亲爹看那么透彻干什么,比她娘都烦人。 “米寿,金宝,蒜苗子……” 算了,宋福生放弃,这些臭小子脑袋摇成拨浪鼓,嘴上嚷嚷“众志成城”,连李秀家不到四岁的小宝也不听话,人家说了,要和哥哥们在一起。谁照顾你?你娘不在,我们大人都后悔了,应该给你送到奉天城,“太爷爷照顾我。” 听听,能顶嘴,李秀那儿子越来越调皮,一点也不随他三棍子打不出屁的爹。 最后,宋福生让跟着老隋去云中县的是,宋富贵的婆娘、王忠玉的婆娘,村里六家怀孕的妇女,以及大伯家的闺女和二哥宋福喜家的大丫、郭老大家的大丫头。 桃花都不跟着去,桃花和二丫被茯苓撺掇的,全都不听话了。 不过,去的这些人,任务也很重,要帮老隋给奶牛们做饭,别白去隋家住,干些轻手利脚的。 这天,一晃眼就到了晚上,感觉好些活还没有干完。 村里家家户户一片凌乱。 任家村高坡的十七家屋里,炕上、地上,仓房里,全是人。 宋阿爷他们去了任公信家住。 而福生家炕上全是九族的孩子们,打算明天他们家再搬,毕竟他们属于“第二趟危房。” 宋福生两次组织纪律:“闺女,你们那屋干啥呢,炕要蹦塌了。” 就没见过河水快要进屋了,一炕的孩子,却叽叽喳喳兴奋的不行。 各个不知愁的年纪。 “噢,太好啦,我们又能像逃荒那阵挤啦,挤在一起。” “胖丫姐姐,咱什么时候去外面住啊?” 金宝:“姐,我不想去高坡,我想去房顶呆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