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她孙女嗖的一下,立即就坐起来懵懵地说:“刚才说到春秋大义,责人贵宽……奶?您怎么回来了?” 老太太再一看她三儿,已经不趴着睡了,变成靠在椅子上张嘴打呼噜,那睡姿,没个看。 莫名的有点生气,用手蹭了把脸上的汗。 也是头回发现,这怎么科举,孙女比儿子过的还苦呢,使劲一咳嗽。 宋福生终于被吵醒,噼哩噗噜的坐起身。 老太太福至心灵,诈他:“儿呀,睡前,你背书到哪啦?” “啊?”宋福生用手蹭了蹭哈喇子,还一脸反问老娘的懵逼模样。 “三儿呀三儿,眼下虽过的处处好,也并没指望你往后当上大官贪财搂钱,好让俺们穿金戴银。但是已然学了苦了这些年,你不能因为日子好就忘本哪,对不对?得学呀,别差那一哆嗦,就一哆嗦,别放松,啊?” 所以说,宋福生一向刻苦的形象,在老娘那里都漏了怯。 这不嘛,他不自觉,这天晚上就与钱佩英讲述剖析自己有多努力。 钱佩英也躺在他怀里讲了实话:“没感觉出来啊。” “什么?”宋福生不可置信。 生气了,生气的后果就是,“不信考我。”真有意思。 第二题,钱佩英就与女儿说了,宋茯苓说行啊,考。 弄了两套题。 宋茯苓特意在出第二套题时没用“截搭”题型,而是用现代的选择题,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要知道古代科举截搭题就相当于是现代的填空题,那也不能完全那么说,因为很变态的,前言不搭后语在四书五经里浩瀚的书海里截取句子,让添上空白。 她为了不打击老爸,故意弄选择,只要在第二套题里选出对的答案就行。 老宋考完了。 钱佩英望着闺女在第一套“截搭”题型上唰唰划对号,闺女说了,这种很难,老宋都能全答对,老宋可真厉害。 第二套选择题,恩,正确率只能称得上对了百分之六七十。 钱佩英疑惑:“难的他会,这怎么选择题还能选错呢?” 宋茯苓解答:“娘,因为第一套题,我爹是靠原身的记忆,那原身基础非常扎实。第二套才是他自己真正背的,也就是后学的。” 学的稀里糊涂。 宋茯苓看着那笔墨落下的小点点,她都能想象得出,老爸在做选择题时一定是,a:这个好像是对的。b,这个答案好像也没错啊?c:这个看不懂。d:这特娘的又是什么鬼。 遇到难题全靠懵,而这些难点,是从陆畔给的复习材料里节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