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但那份协议与现在是两种情况,并不能放在一起说。 陆有希也跟盛律师打了招呼。 这边,陆有希以有殊地产的名义,在校内发布了征稿。 给出的价格比外面公司的主设要低一些,但是却比刚入行,还要跟着前辈锻炼的价格要高。 这便是陆有希的聪明之处了。 在外面公司找有设计经验和作品的设计师,价格实在是太高。 虽然现在有了老爷子的投资,但老爷子投资也是有数的,并不是无上限的追加投资。 不然,又怎么能叫做是对陆有希的考验。 陆有希现在虽然有老爷子支持,可手头依然不宽裕,还是得省着花。 既然如此,陆有希便干脆直接找京大的学生来设计,在陆有希看来,简直是性价比一流。 这份征稿一出,同学们一瞧,又能赚钱,又能积累经验,还能为将来接单做基础,全都铆足了劲设计。 陆有希也不只是光看设计,还特地请人验证了方案是否可行。 最终选出了一个五人的设计团队。 这五个人的设计各有优缺点,从这里面就可以看得出,没有经验的学生确实还是不能跟设计名家比。 但给五个人的钱加起来,别说请名家了,就算是请普通的设计师,也请不到。 但到底是京大的高材生,设计上的缺点也只是在设计美观度上。 他们为了建筑的安全牺牲了一些细节上的美观。 所以陆有希让五个人成一个团队,钱一分不少,署名也都给他们一个不少。 让他们五个人再合力将细节修改好,各自取长补短。 在五人团队加班加点修改设计,取长补短的期间,校方与陆有希开会,最终签订好一份从京大引进人才的协议。 五人团队的设计,经过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开会,终于最终定稿。 陆有希舒了一口气。 从现在开始,有殊地产才算是真正开始运作起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