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旨意(4K)-《汉祚》


    第(2/3)页

    “向西如何?向东如何?”刘禅正色询问道。

    “向东无非两条,一则过郿县绕路走子午奇袭,二则掩人耳目,再暗中渡河回来。”

    “向西呢?”

    “向西也是两条,一则出阴平,二则合阳燧、北原处兵马,就从北岸直接渡河强攻。”

    “那这么看来应该是向西的可能性大些......”董允摇摇头。

    “何曾这般就敢下定论?”袁綝吹着胡子怒气蓬发:“老臣以为,无论向西向东,司马懿都已经领先一筹,不动声色间便去掉我一万兵马。”

    “这是为何?”董允黑着脸相对:“老将军莫要胡乱言语。”

    “呵!幸亏陛下没让你持节都督大军,不然你当权之日便是我等身死之时!”袁綝居然望着其人冷笑,然后对刘禅大声拱手道:“陛下,臣请斩董允此人,以警后人!”

    秋日萧瑟,大帐中清风阵阵,袁綝言毕,董允几乎目瞪口呆,便是刘禅都忍不住嘴角抽动了一下。

    而不等到这些人回过神来,筹措言语反驳,袁綝却再度拱手,然后语出惊人:“陛下,这等不知兵之人却能高居庙堂,对军国大事指手画脚,暂且不提其心为何,只是轻敌二字便可要了我们所有人的性命!陛下万万不可上了他们的当。”

    刘禅当即摇头不止:“老将军这些诛心之论就不要说了……侍中一片公心,就算有所遗漏,便也是误国之心罢了……咱们有事说事。”

    “那便有事说事。”

    诸将刚喘了一口气,袁綝便继续严肃相对。“陛下,臣先给陛下算一笔帐。此番两军对垒,刨去辅兵、民夫不提,差不多十三万兵左右。其中我军五万多一点,魏军七万多一点,我军本就是军力弱势。如果拉开阵势正面作战,我军奋勇杀敌之下,五万打七万倒也还能持平,可现在对方强行兑子,等于是四万打六万。须知,魏军这六万军队里可还有三万骑兵,而我等连五千骑兵都凑不齐,便是给用的强弩手也不过一万之数,远远不及对方。而且对方行动能力远比我军迅捷,届时真打起来,局部战场被以多打少,却不是瞬间溃散?臣等所言死期将至又岂是张口就来?”

    帐中一片沉寂,董允面色青红交替之下,更是直接俯首下跪,口称疏忽无能。

    刘禅一面示意其起身,一面又对袁綝缓缓摇头:“老将军所言是有道理的,但董侍中也不可能是心怀歹意……此事再论!”

    袁綝不好多言,只能俯首称是。

    恰逢此时,帐外忽然一阵骚动,刘禅看了在旁侍立的黄皓一眼,黄皓立即会意,低头出去,片刻之后,又匆匆回来,捧来一封被汗渍浸染的文书,便再度凛然静候。

    刘禅接来打开,只是一看,便面色一变,其他人也是心中打鼓,却齐齐噤声不敢言语。

    良久,等到他面色恢复如常方才平静道:“这是东岸孟琰的急报,却是两个时辰前,司马懿本部大军往西移了三百步后再度扎营,孟琰乃是问斜谷水的浮桥是不是可以提前搭起来了。”

    帐下众人各自叹气,却也释然起来。

    便是费祎都一度沉默。

    此时他还能说什么呢?

    再说什么都显得多余。

    刘禅没有慌张,早已经打定了主义要打,再多理由也不过是铺垫罢了。

    却见其人挥了挥袖子站起来:“现在局势相当明朗,不是说我们要撤便能撤走的,司马懿也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摆在眼下的唯一一条路便是将他打怕,将他打退,让他不敢来追,方才是固本培元之法。”

    言毕,却不等众人反应,便再度回到主位站定。

    其他人也一时肃然,这是要下令了。

    “传旨。”

    果然,片刻后,已经彻底缓过气来的刘禅忽然回头,却是面色坦然而严肃,直接对着身后帐中密密麻麻的文武官员、近臣甲士下令。“费祎听令!”

    “......臣在!”

    “免去卿中护军、丞相府司马一职,即日起加为尚书台右仆射,尚书仆射李福加为尚书左仆射,署理朝政,即刻回返南郑,并全权负责相父身后事宜。”

    “陛下,此与制不合......”侍中董允急声道。

    可还没等他说完便听刘禅厉色道:“都什么时候了还与制不合?国破家亡之际,活着才有制,死了什么都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