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人就急忙凑到陆丞相身边,尽量节省皇上的时间尽快看。 此时,陆丞相只看了一眼卷面,心里就有了猜测。 他攥卷的手一顿,然后才接着看下去。 很少有私心的陆丞相,越看越是心中微怒。 孟学士,你过了。 即使这份卷面中,有些观点过于尖锐。 你作为主考官可以不评为三甲。 但你让通篇透着对满目榛荒、人丁稀少而担忧的优秀举子落榜,你过了。 其他几位大人是互相对视一眼。 说实话,无论是对哪个策论题的回答,都做到了以史为鉴,有理有据。 有两位大人在心里甚至觉得这位答卷者是位诡辩奇才,某些点看的他俩有些扎心,但又不可否认,剖析到位,直中要害。 总之,让人看了心里不舒服,又有些哑口无言的感受。 眼下皇上让他们也阅卷,到这种时候,谁都不傻,都知晓皇上是很欣赏这份卷子的,皇上的态度摆在那,可是这位举子却被判落榜了。 他怎么就落榜了呢? 是啊,就落了。 对于他们来讲,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稍后,皇上要是问他们的想法该怎么回答? 给分析最后一题格式不对,能看出是没有写完。 毕竟超过卷面字数要求,也是要扣分的嘛。 但是,有几位大人在心中想: 这么一份卷子,前面的基础题,他们只是略微扫过,却也知应是判了全对的,后面又处处透着独到见解,这个分怎么扣也扣不到落榜的程度。 那要不,皇上要是问意见时,他们就回答落榜恐是因为透漏了个人信息?这是默认不被准许的。 户部尚书站在陆丞相身后,心想:这点说不通。 此应试者只是在举例,试图在通过事实证明论点,将一些旁人不可知的数据写上。 应试者要是不告知自己的履历,想必卷面还没有批完,这面就会给他抓起来审了。 难怪。 户部尚书大人瞄了一眼毛俊易。 就在此时,皇上忽然开口:“放榜啦?” 只这一句,对皇上性情极其了解的陆丞相,就急忙上前:“皇上,万万不可。” 这是停滞多年的科举,全天下人都在看着。 撕毁榜单,重新张贴金榜,科举的公信力会降低。 皇上回眸。 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是陆丞相。 你没有猜到这位落榜者是谁吗?曾记得,丞相还和朕提过他。 陆丞相:是,他要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并且老臣也心知,皇上您一定是觉得,唯有最有才华之人当选才是科举精神真正的公信力。 可是,老臣仍要劝您,不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