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老隋为了让宋福生去他家坐坐,一副明人不说暗话的样子。 都来县里了,他还在家,又是大正月,必须要认认门: “你听哥哥说,我那有账单,有过来退货的,我给安抚住了。也有那胡搅蛮缠的,前后我给你垫了四两银。账单我没带在身上,你跟我去。” 没招了,宋福生特意打发马老太他们全回店等着,也没带宋茯苓。 怕带女儿上门,人家再往孩子兜里塞压岁钱可怎么整。 这就很大的人情了。 尤其是听说老隋将手里现银都拿去买粮,却特意留出十几两碎银,是打算一直帮他支应店支应到正月十六。 而且老隋家大小子和老隋,爷俩一天跑点心店好几趟,像到点吃饭似的,早中晚都去看看店里有没有啥事。 “隋哥,这太突然,你说我这空手来的。奶呀,我和隋哥我们是兄弟,我叫宋福生。” “什么生?” “宋福生。” “福什么生,你叫福大生啊?” “奶,我这兄弟就是给绿叶菜那个,六十文一斤蒜黄,想没想起来?” “啊,蒜黄炒蛋好吃,你是那个六十文?” 老隋家还有一位岁数挺大的老奶奶,人有些糊涂了,一说话直漏风,也耳背的不行。 宋福生也见到了老隋的大儿子,满十六啦。 找对象没? 老隋说,本来今年正月还寻思托媒婆给寻寻,门第匹配的,家里条件和咱家差不多的,对方家里没摞烂事别拖咱后腿的,姑娘会过日子的,就这几点要求。 这回妥了,媒婆未来一年没饭吃了,多亏儿子是小子,耽误一二年也不算啥。这要是家里有十六的大姑娘,过一二年,更得降低要求嫁人了。 老隋婆娘泡茶端上来正好听见这话还说,“可不是?”又张罗饭,非要让宋福生吃。 “嫂子可别忙。” 俩人进了里屋炕上盘腿聊了起来。 也就半个时辰后,宋福生回店里码人。 老隋有个给粮铺子当上门女婿的朋友,面上情的关系。 那位上门女婿趁着岳父岳母不在,正在偷摸卖铺子里的粮。 不过,细粮已经被听到消息的县里人买没了。 目前只剩粗粮。 且价格,用老隋的话说就是:“兄弟,他心肠黑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