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人生经验一向只教会她:少来虚的,要表示就来实际的。 可此刻,或许是因为真的要走,没什么人送,真动容了。 老鸨子伸出双手去接。 马老太问她:“那你信不信狼牙啥的?人家说,不信戴它不好。你要是不信,真不用硬接。不用怕我下不了台。我这实在是,空手来的,你们又要走。” “你不用说了,我信。” 动情了就好办了,尤其是青楼的马管事没在,卖的银钱全进老鸨子一人兜里。 “去叫你儿吧,让他从后院走。搬,你将这些都买走吧。”老鸨子一把推开了库房的门。 马老太:艾玛。一看就能猜到,青楼本是想在正月里大挣一笔来着。 55袋子精米,这里只有精米细粮,全是好的,老鸨子说留五袋这几日吃,五十袋全给你。 白面三十袋。 五花三层的好猪肉二百斤。 鸡蛋有上千个。 精盐一袋子,应是百十多斤的量。 油啊,一点儿没浑浊物的油,老鸨子说几坛子加一起有三百斤。 好的细砂糖五十斤上下。 鸡肉,去了毛,去了内脏,收拾利索的大肉鸡,60只。 另外,后院地窖里,白菜萝卜很多。 鱼,老鸨子没卖,四条老大的鱼,她说要带到哥哥家。 赶过来的宋茯苓认出了那鱼,那不就是赫哲人撒开千张网捞的大马哈鱼嘛,鲑鱼,也是现代常说的三文鱼。 鱼不鱼的不关键,关键的是,马老太小声问:“我们能只买粮吗?这些肉啊啥的,你说俺们日子过的还没翻身呢,可吃可不吃的物什,没闲钱。” “老姐姐,就都买了吧,我还犯愁这些呢。你说,像我们这样的常年在这小楼里,不熟悉谁,去哪找人将这些累赘物买走。你要是都买走,多少钱买的我多少钱卖你。” 这是马老太没敢想的,不加价? 心里琢磨:嗳呦,看来你真是在小楼里呆的不行了,这点觉悟竟没有。天下大乱粮价涨,你只会挣男人的钱吗? 那像你这样没觉悟的多不多啊。 所以,马老太又在包了前问了一个问题:“那妹子,像咱这里的情况,云中县和葭县也会存这么多粮吧?你认识不?能不能给写个字条啥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