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古老的城门前,两条长长的队伍,都看不到尽头。 就怨古代出行太费劲。 不仅装主子,装吃穿、装喝、装用的,而且还要装好些奴仆。 只一家的车辆就会排出去很远。 而门口此时排着好些家,半天不挪一步。 乌压压的天空下,又飘着漫天的大雪,雪越下越大。 各家的管家和小厮,频繁往返于城门和队伍中,帽子上没一会儿就会变白。 平日里,这些人借着主子光在外行走有几分脸面,此时却一个个佝偻着腰,不顾形象俩手插进暖袖里,冻到恨不得团成球。 只跑一个来回,为问一句准信儿,鼻子估摸都被冻僵了。 宋福生也排了有半个时辰了,手里用来当热水袋的水囊早已冰冰凉。 今日的天气,用马老太的话就是:冷的邪乎。 老太太可是日日往返送点心,早练就一身风吹雪打浑不怕的精神,却也说今儿格外冷的受不住。 且老太太有些后悔,没听小孙女的拿炭盆子。 当时她祖孙俩的对话是这样的: “奶,拿炭盆子,门口排队的时候烤烤火用。” “在城门口那过日子哪?排队烤什么火。” “那万一不让进,一排排到天黑呢。” “我呸呸呸呸呸,你可拜说啦,我本来就闹心巴拉。” 再看看眼下,这可真是照孙女话来了,瞅这样,那些当官的搞不好就得一家家排到天黑,更不用提咱们这些老农。 宋福生掀起门帘子:“娘,下车。” “干啥去。” “不能这么干等,去城门口听几耳朵也比坐这强。” “可是才喊完话,不让乱走。” 宋福生先跳下车,到啥时候规矩都是死的,人是活的。 不让他们这些平头百姓乱走,让死守着排队,那些官家小厮却东一趟西一趟没轻了折腾。 高铁头和大郎也下来了,宋福生却摆手道:“你俩别跟着去,高叔,郭老大,你俩跟我去。让我娘和高叔打头,岁数大的人到城门口,起码不能上来就巴掌撇子的,总得容说句话。” 宋福生一手扯住马老太,一路迎着风雪往城门步行。 中间听到好些家都着急进城。 干啥买卖的都有。 开油坊的,开茶庄的,还都是做稍大买卖的人家呢。 应是都听到了信儿,不放心城里的店铺,大年初一的全赶了回。 走了一多半时,马老太才后知后觉发现:那不是任子苼家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