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他大厨的经验。 做这种红焖肉,放一味花椒,能提味。 打比方说,别人家做这个也就是香味扑鼻的程度,但放了花椒后,会比没放的更肉香四溢。 晚上蒸的是干粮。 但宋茯苓一看有红焖肉,非得让钱佩英单独给她焖米饭。 她说这个菜,不吃米饭白瞎了。 今日红焖肉好吃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米寿才多大个孩子,竟用红焖肉的汤泡米饭,足足吃了两碗。 不过,兵将们是没有米饭吃的。 主食是三和面的开花大饽饽。 耿副尉平日里,真是不缺吃不缺喝,此时却在边吃饭边琢磨: 过段日子,如果参将来安排辣椒事宜,他想跟在参将身边一起来。 不冲别的,冲伙食,哪怕是自个带肉呢。 耿良都这样,就更不用提士兵们了。 有几个小兵,此时正拿着饽饽站在大黑锅前,掰开干粮蘸菜汤吃。 你问他怎么不打菜?他们会告诉你,哪有菜了。 有那种滑头的,第一次打饭少,几口吃完就过来打第二拨。 而他们几个蘸菜汤的,全赖为人太实在。 头回打饭菜多,等吃完了再来添,只剩菜汤了。 —— 按现代时间算,晚上八点多钟。 士兵们帮着扒兽皮,帮着拾掇院子,没一会儿就干完,人多力量大。 阿爷安排完明日早饭的事宜后,就一反常态的挥手说:“都累的不行了,快早些歇着,明日还得起早上山。散了吧,散喽。” 然后就去了宋福生家。 而阿爷已经算是来的晚的。 大郎和高铁头好,就和高铁头说了,胖丫妹子晚上讲话本子的事。 高铁头也有哥有弟,他再告诉一圈儿。 他哥他弟也有好兄弟呀。 就这么的,眼下在不在宋福生家住的,想听话本子的都跑来了,连高屠户也来了。 高屠户在等待开讲前,不停地说:“胖丫就是有才。俩才都有,有才,有财。” 屋里面,炕上盘腿坐的,墙根蹲的,自个带板凳来的,满屋子孩子疯跑的,这个热闹。 宋阿爷用烟袋锅,敲了敲炕沿,维持秩序:“行啦,都别吵吵了,早些讲完,早些眯觉,明日还不少活。”又一挥手:“胖丫啊,开讲。” “好的,太爷爷。” 宋茯苓爽快地应好,听的阿爷心里贼高兴。 因为这说明,胖丫没少编,能多听一会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