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受命锦衣-《秋风传》
第(3/3)页
他战战兢兢地等了良久,群臣却并无一人出一声。他有些奇怪,抬起头来。
他先吃了一惊;朱允炆明显有些懊恼。然而,天子一开口,却让他心里石头落下来。
“朕还以为多大的隐情,让蓝正均说得如此严重。若寥,你起来,回到朕身边来。你这么做完全是应该的,而且主意很好,你为什么早不说?朕知道了当赏你才对。蓝爱卿,既然若寥救了你姐姐出来,你应该多多感谢他。回头,朕会专门派人去接蓝小姐回来,让你姐弟团聚。”
谷沉鱼这一回算是给逼到了绝路上,只能弓身揖道:
“谢陛下隆恩,谢沈大人相救。”
朱允炆挥了挥手,让他退到一边,然后问道:
“方先生,朕请先生草拟的减赋诏书,先生可有拟好?”
方孝孺奏道:“回陛下,已经拟好了;只不过,臣以为今天下午到谨身殿来只是为了蓝公子之事,草诏放在文渊阁了。”
朱允炆道:“甚好;朕马上就去文渊阁。先生费心了。”
“陛下为百姓生计殚精竭虑,臣不过动动笔杆,何敢当费心二字。”
“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新年了,”朱允炆叹道,“朕要在元旦日宣布这项新政。”
“陛下,既然是给百姓减赋,晚一日不如早一日,又何必非得再等上一个多月呢?”方孝孺道。
朱允炆微微一愣:“总是应该取个整日子吧。朕也害怕,地方官员会措手不及。”
方孝孺正色道:“早宣布晚宣布,怠政的地方官员一样会措手不及,拖沓延误。倒不如早令实施。”
“臣倒有个办法,”户部尚书郁新出列奏道:“可于现在颁布新政,诏令从明年元月起务必实施到位。这样一来,地方官员有了准备和变更的时间,而无了拖延怠懈的借口。”
“郁大人所言乃是良策,”黄子澄道,“任何律例的变更实施都并非朝夕可就;郁大人此法也适用于以后其它条律的改革。”
朱允炆赞许地望着郁新,点头道:“郁爱卿所言甚合朕意,就依爱卿之计,明日早朝之时,朕就颁布诏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