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朱家军南下!-《我有皇帝分身》


    第(2/3)页

    另,这大半年以来。杨嗣昌亲自进入四川督战,继续剿杀张献忠等人。

    在玛瑙山大败张献忠后,杨嗣昌曾经非常高兴。然而此后数月官兵连连失利,真是流年不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原来不变的历史上,杨嗣昌这一大败只少是在几年以后,可是在这里却硬生生的给提前了。

    要说,杨嗣昌这个人嘛。

    针对愈演愈烈的明末农民起义,杨嗣昌夺情起复兵部尚书后,把主战场摆在河南、陕西两省,分别包围,各个击破。

    决不能让盘踞在陕西的闯将(李自成)、过天星(惠登相)等部进入河南,也不能让河南、湖广等处的各部与之会合。

    这个方案是对的,但是他太高估了明朝其它队友的能力和无能了。

    《明史》称杨嗣昌“积岁林居,博涉文籍”。

    杨嗣昌是晚明一位重要的实务官僚,既不属于东林党,也不依附阉党。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剿匪战略,被崇祯帝视为力挽狂澜的希望。

    同时,他还主张加派剿饷、练饷,主持对清议和,最后在督师围剿农民军的过程中死去,客观上属于为国捐躯。

    此时,老杨大败。

    越感觉身旁没有心腹大将的苦闷,左良玉与贺人龙都骄横无比,对自己部署不当一回事。于是,无奈之下,他想到了山东的朱家军。

    他数次上疏给朝廷,要求兵部立刻派朱家军出兵,面对一道道的公文催促,才有了上面马小三无奈的表情。

    老实说,朱家军现在山东也是一摊子事,而且还有隐患。

    朝鲜那边也是驻军进行到了一半,各种工事也是,真抽不出太多的兵力前去帮忙杀流贼,而且还要听别人的命令,看脸色行事的情况下。

    另外,四州之地,天高路远,不说后勤,便是这个水土不服问题,朱家军士兵也会头痛!

    不过,最终还是得安排一部军队过来支援的。

    这不,当太监都过来做监军了。

    马小三等人一合计,于是同意了出兵8000人去支援打流贼。这已经是极限了,毕竟朝鲜那边有不少朱家军,而且隐隐间,山东本地如果不保留一些忠诚的人马,生恐有变。

    对于出兵,马小三等人的要求是,希望有便利之权。

    这种要求,要是发生在明朝其它军队那里,那就是大大的不敬,然而朱家军嘛,消息一传回内阁那边,大家反而感觉这很正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