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智起于民间-《幸福武侠》
第(3/3)页
“不,我大宋读书人确实多,多得让人无奈,每年科举,百万士子大军争那么几个名额,确实是读书人太多了。可是,你看了那篇‘人文教育’了么?”
“我大宋少的就是这样的读书人。”
“是么,可我总觉得这人文教育有必要么?”
“我们是觉得没必要。可秦仙傲觉得,秦仙傲觉得,愚村愚妇们就觉得有必要……”
真正有理想,不服自身的士子阶层自然是支持全民义务教育的,可是很有一些却是皱眉,毕竟读书人地位高在于人少,倘若人人都读书,那他们超然的地位必然不存,一想到那后果。岂能开心得了?
山林中打完一趟太极,秦朝、郭媛媛走向泥砖房。
“盛朝。如今外面对你的全民义务教育反应很强烈,很多读书人认为没有必要。也无法实现,即便是半全民教育,其实……”郭媛媛感慨,“我也觉得好像没必要,现在大宋读书人太多了,可是有这么多读书人又起到了什么作用?反而一个个死读书的人消耗了太多的资源。”
“没必要?”
秦朝一笑:“是没必要,如果现在大宋的读书人是用我说的四种方式以及人文教育培养出来的,确实已经够了,至少现阶段这种生产力的大宋完全足够了,可是不是……”
郭媛媛美目看向秦朝:“你的意思其实不是半全民教育,只是将现在的教育资源改革,由一种老式教育,变为你提倡的四种教育方式?”
“大宋由朝廷和联邦政府治理之处可以这样做。”秦朝沉声,“可我那岭南,必须实行半全民义务教育。”
“可是资金?”郭媛媛摇头。
“半全民教育主要解决一个问题,就是识字率。”秦朝说道。
“识字率?”郭媛媛收回目光,“这倒是要容易一点,可也不容易吧!”
“不,很容易,你看着就是。”秦朝声音极为自信,后世战争时期,像共.产.党军队,都是一边打仗一边搞生产,一边扫盲,那时的条件比这大宋不知要难多少,可是照样效果显著,部队里的军人很多就是用这种方法成才的。
“我现在岭南搞土改,就是要学共.产.党,将对百姓的控制深入到村、组,真的成功的话,再加上简体字施行,白话文教育,汉语拼音实施,区区解决一个识字率易如反掌,识字率解决了就能向更高一步冲击。”
“可就算能成,只是提高识字率,有好处么?”郭媛媛声音低不可闻。
“没好处?”秦朝心中感慨,教育投资多了没坏处,可少了,没达到一个及格线的规模就真的制约了社会生产力以及科学的发展,这一点,是后世无数国家的经验总结,秦朝岂能不重视。
“我倡导白话文,写《工具论》,就是要把人们传道授业的方式,从师傅带徒弟,转化到可以从书本就自己学会。”秦朝低声道,“只要这样,我肚子里的知识才能放心写成书,才能让无数百姓受益,也才能让无数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可是有实干才能的人脱颖而出。”
“对呀!”郭媛媛眉微微一挑,越是和秦朝聊得多,她就越感觉秦朝脑子里装的东西多,就像秦朝讲的物理知识,只是冰山一角,拿出来做些东西,像水写纸、飞天球、印刷术哪一个不是对社会有大益?
“你知道么,智慧起于民间。”秦朝走入房中。
“智慧起于民间?”郭媛媛满脸疑惑。
“庄子是花匠,早期的科学、哲学等学科做出最大贡献的可不是完全读书的人……”秦朝心中感慨,从人类史早期看,很多在某些方面做出了非常杰的成就的往往都不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而是从事木工、泥水匠、建筑工、画师等等,真正科学成为一门职业,那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的。
“全民识字,又懂得利用《工具论》,再加上白话文替代古文,去掉了让人无法动笔的古文文笔的羁绊,民间的匠人、商人、能人才能将自己的研究,用白话文写成书,公布于天下,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大步向前,这比我将后世知识扔出更有现实意义!”可以说这才是秦朝真正的目的。(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