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其在院内高声说话,还面向苏良这屋,明眼人一听便知是针对苏良说的。 刘元瑜乃是弹劾达人。 今年四月,因反对新政还曾创下了一日一弹劾的记录。 将赵祯气得半死,却又无可奈何。 御史写弹劾奏疏,无论持什么观点,都是敬业的体现。 他还专门将自己的弹劾奏疏都留有副本。 意在年老之时,装裱成书,流传后世。 说罢,刘元瑜就站在那里,探头看向苏良所在的屋子,确认后者有没有听到。 他要表达的意思很明显。 苏良入职近一月,却一份章疏都未曾写,乃是给御史台丢脸了。 再加上进奏院案,苏良大出风头,让刘元瑜甚是不满。 其性格有点像御史中丞王拱辰,睚眦必报。 且有一种“整个朝堂,唯我一人是君子”的迷之自信。 一旁的周元看向起身的苏良。 “景明老弟,刘御史向来都如此,喜欢在院内发表见解,指桑骂槐,大家都见怪不怪了,你莫放在心上。” 苏良淡淡一笑,大步走了出去。 大宋朝堂上。 所谓的低调,所谓的韬光养晦,都是针对那些相公们的。 小官员必须锋芒毕露,不然永远难出头。 尤其是台谏官员,做的乃是弹劾宰执、讽谏君王的事情。 一旦传出怯懦之名,便离去职不远了。 不过,苏良并未去找刘元瑜理论。 而是抬头看向一棵柏树树梢上的鸟窝,高声道:“这些该死的乌鸦,大中午的还在聒噪,真是讨厌极了!” 指桑骂槐。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刘元瑜气得嘴唇发颤,也没想到如何反驳。 当即甩袖离去。 另一间屋子内的包拯,恰好听到二人说话,不由得露出一抹灿烂的笑容,然后便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随即,苏良也回到了房间。 周元笑着说道:“你……你入台谏近一月,确实无一份弹劾章疏,若到了年底考核,奏疏太少,恐怕会有人给你穿小鞋的。” “多谢子雄兄提醒,我再想想能写些什么。” 苏良本来脑袋空空。 但是监察御史刘元瑜这么一吆喝,他突然知晓自己要写什么了。 …… 注:大宋台谏官言事主要分两种方式:小事呈章疏,大事入对廷奏(与皇帝面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