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祯认可地点了点头。 他深知苏良秉性,根本不相信苏良会弄权,并且苏良也无法弄权。 大宋的财、政、兵之权,都在赵祯手里握着。 正如张茂则所言。 朝堂众相公认可苏良,主要是因苏良人品优秀,且能屡屡献出上成的治国之策。 赵祯想了想,道:“告知中书,明日召开大朝会,在京朝官,非有重疾皆不得请假,朕倒要看看,明日谁敢再攻击苏卿!” 这一刻。 赵祯必须要站出来为苏良主持公道。 他也怕,怕苏良经历此事后,会变得韬光养晦,收起锋芒。 若苏良收起锋芒。 那大宋朝将会缺少一把最锋利的长剑。 …… 午后,银台司。 欧阳修刚进门,便听见一道令他甚是不舒服的声音。 “苏良不过是一名台谏官,却隐隐有权相之势,官家怎能不忌惮他,年轻人太过于锋芒毕露,并不是好事!” 欧阳修举目望去。 说话者乃是舍人院的直昭文馆,起居舍人李宗。 “李舍人,背后议人长短,非士大夫所为!” 李宗扭脸一看,笑道:“原来是欧阳学士,下官并非在议人长短,所言皆是实情,苏良势大,全朝皆知,民间百姓皆称其为隐相,难道不是吗?” “苏良势大?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可仗势欺过人?可照相公的礼仪做过事?还是以相公的口吻训斥过你?”欧阳修厉声道。 这两日,欧阳修甚是烦闷。 他担心这番流言会引得官家疏远苏良。 苏良真要被外放,那将会是朝廷的巨大损失。 李宗见欧阳修如此帮苏良说话,忍不住还嘴道:“欧阳学士,你与苏御史乃是挚友,以后的仕途没准儿还要靠他帮衬呢,自然是帮着他说话。” “但自全宋变法以来,从官家到两府三司的各位相公,皆依苏良之计行事,官家更是道出‘全宋变法不能没有苏景明’之言,这难道还不能证明吗?” “苏良已有成为权相可能,为保证我大宋江山稳固,必须将其压制,不然日后朝堂上皆是他苏良之朋,那还了得!” “我等作为大宋之臣,理应明白权相对江山社稷的危害,下官劝欧阳学士应秉持大义,将这股不正之风气扼杀在萌芽期,绝不可令苏良做大!” …… 欧阳修不屑一笑。 “唉!老夫实在没想到,朝堂之上,竟然有如此多的蠢货,实乃我大宋不幸也。” “欧阳修,你……你竟敢侮辱我?” “侮辱你怎么了?大宋有伱这等官员,实乃大宋之祸!” 欧阳修正色道:“老夫且问你,若无苏景明,全宋变法能如此顺畅地展开吗?若无苏景明,西北百姓能在夏辽边境挺着胸膛做生意吗?若无苏景明,扬州钱荒问题谁能解决?若无苏景明,枢密院与三衙能有当下这般状态吗?若无苏景明,茶引法与寻矿司从何而来?若无苏景明……” 欧阳修一口气说了十余个反问句。 李宗听完后,思索了许久,才憋出一句:“功是功,过是过。下官上奏恳请苏御史外放,乃是担心他居功自傲,误入歧途!” “担心?仅凭担心,便上奏诛心,此为士大夫行径吗?再者,苏景明何时居功自傲过,你若有苏景明对朝廷一半之功,不,一成之功,你骂我打我欧阳修,我欧阳修都不会还嘴还手!” “官家与众相公听信苏景明之言,不是因苏景明精于世故,而是因苏景明之言对大宋有裨益,在老夫眼里,苏景明当下之功绩,足以拜相!” 李宗听到拜相二字,不由得嘴角颤抖,无比气愤地说道:“欧阳修,你太过于抬举苏良了,他能不能拜相,不是你说了算,我现在就去告知中书,你这等荒缪言论,实乃在拍苏良的马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