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0章:君臣不合,请找苏良;久晴不雨,赵祯祈雨!-《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2/3)页

    苏良能解决此事,源于他非常了解赵祯,不但了解他的性情,更了解他的处事逻辑。

    ……

    三月十六日,天晴不雨。

    三月十七日,天晴不雨。

    三月十八日,天晴不雨。

    ……

    田地干旱,麦苗缺水,旱情越来越严重。

    若三月份一直不下雨。

    整个京东路、河北路、开封府这一季的庄稼恐怕就要绝收了。

    三司使王尧臣一脸绝望,不时望向天上耀眼的太阳,喃喃道:变法一年所得恐抵不上一场旱灾所失,真是太难了!

    开封府的百姓们开始使用各种方式求雨。

    有请道士驱旱魃求雨,有寻巫师以舞求雨,有将蛇、蜥蜴、青蛙放在龙王庙或城隍庙求雨……

    方式多种多样。

    与此同时,民间开始传出一些流言。

    其中传播范围最大,百姓相信最多的便是:此番旱情乃是全宋变法违背祖宗之言所致,故而上天给予警示,必须立即停止变法,不然灾害可能更加严重。

    在当下,这样的传言特别能令人信服。

    不但百姓相信,读书人、士大夫官员们,甚至当今的官家都相信。

    因为“天人感应”的理论,已经深入人心。

    皇帝违背天意,上天便降下天谴;若开创太平盛世,上天便会降下祥瑞。

    诸如像地震、星变、水灾、旱灾、蝗灾等。

    皆为天谴。

    皇帝除了要解决问题。

    还要深刻反省,纠正为政得失,甚至写罪己诏。

    苏良听闻这些流言后,第一反应是先找到王安石,让他尽量少说话。

    若王安石再将那句“天变不足畏”讲出来,恐怕就要真的要被贬出开封府了。

    当下。

    苏良要普及“天灾乃自然之象,与人事无关”,根本不可能。

    ……

    三月二十日清晨,赵祯再次下诏。

    将在三日后再次祈雨。

    这已经是赵祯本月来第三次祈雨,若再不下雨,那他恐怕就要真的写罪己诏了。

    甚至变法进程都会受到重大影响。

    旱情。

    对江山社稷的破坏性实在太大了。

    当年,宋太宗执政之时。

    开封府曾受到旱灾与蝗灾的双重破坏。

    太宗皇帝多次祈雨而不得,最后恼怒之下,写了一封诏书给首相吕蒙正。

    “天谴如是,盖朕不德之所致也,卿等当于文德殿前筑一台,朕将暴露其上,三日不雨,卿等共焚朕以答天谴。”

    意思是:天谴降临,是朕失德,若三日后还不下雨,伱们就把朕焚之祭天。

    此手诏下达后,翌日而雨,蝗尽死。

    苏良怀疑这是一场作秀。

    定是司天监先探查出有雨,然后太宗皇帝才去祈雨,以此证明皇权天授。

    太宗皇帝无疑是证明成功了。

    但今时,司天监好像有些不准了,赵祯祈雨两次,都是滴雨未落。

    这时。

    苏良突然想到,百家学院有一奇人,名为王处,尤为擅长观察天文天象。

    他不由得立即奔往百家学院。

    当下必须尽快下一场雨,最好是赵祯祈求所得。

    不然待民意沸腾,反对全宋变法者越来越多,便不好收场了。

    当日午后,苏良出现在百家学院中。

    听得监院来唤。

    沈括立即带着王处来到苏良的面前。

    王处,年约五十岁,曾经是个道士,而今脑后还挂着一条长长的辫子。

    无妻无子无女。

    他不似研究火器的玉阳子道长那般出尘,不屑于任何俗事。

    他很低调。

    白天负责研究漏刻,晚上便研究天象。

    百家学院乃是因他研究制作漏刻的水平高超,才将其召为了夫子。

    苏良也是听沈括说起了此人,也知晓百家学院有预测天象之人。

    王处研究天象已逾十年。

    他每日都会观察云、风、星象,然后不断总结,寻找共通之处。

    苏良有些焦急地问道:“王夫子,官家三日后便将再次祈雨,三日后可能降雨?”

    王处想了想。

    “还……还不确定,能否待我看看今日黄昏的晚霞后,再给答复。”

    苏良点了点头。

    ……

    一个时辰后。

    夕阳落下,天色渐黑。

    苏良在百家学院转了两圈,还与柳七先生闲聊了数句后,方才等到了观云归来的王处。

    王处拿着他的小本本,道:“三日后,虽有雨云,但亦有疾风,可能只有不到三层的几率落雨。”

    苏良不由得皱起眉头。

    这和他在司天监听到的消息几乎一致。

    但司天监没有办法,官家不得不去祈雨,故而他们便挑选了一个最有可能的时候。

    “那……那……可有降雨之法?”苏良问道。

    王处想了想,道:“《论衡》有云:雨之出山,或谓云载而行,云散水坠,名为雨矣。夫云则雨,雨则云矣。初出为云,云繁为雨。有雨云,便有降雨的可能,若要增加这种可能,有两法可尝试,但我也不敢保证!”

    “哪两种?”苏良问道。

    下不下雨影响着全宋变法的进行,无论行不行,苏良都要试一试。

    “其一,点火生雨,可燃大量草木于高地,以火冲雨云,或许有雨降落。”

    “其二,在雨云之下,制造声响,若有电闪雷鸣之声,雨或可下。”

    此话一出,苏良朝着脑袋一拍,顿时想起了前世的一些记忆。

    “我明白了,点火生雨即是让大火将林木灰烬的水汽带到高空,待降温后,形成对流,而后雨水便会落下,前提是天上有雨云,此种雨为对流雨。而你说的制造声响,即是让云团产生摩擦,待有了雷电,便容易落雨,是吗?”

    王处和沈括都一脸迷惘地望着苏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