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方面可使得苏良无法干预此案,另一方面也是让其远离祸患。 此等大事,根本不是赵祯将苏良叫到垂拱殿问询几句就能完事的。 依照大宋法令,当下苏良的任何话语都有狡辩之嫌。 皆不能信。 文彦博看完后,道:“官家,此事定然与景明没有关系,他一心扑在变法之事上,根本不知此事,臣猜测,定是有人栽赃陷害,破坏变法。” 一旁的夏竦听到此话,瞬间就不乐意了。 “文相,此事尚未理出脉络,你怎敢如此断言?此事涉及我大宋江山安危,理当慎重!” “苏景明根本没有任何动机指使此事!”一旁的吴育帮腔道。 “怎么没有动机?诸位,现在的苏良可不是一名小小的台谏官了,在朝堂之上,论权势恩宠,我等谁能比得上他!” “官家宠幸,百姓支持,无数人都认为他是未来的宰执,就连辽国皇帝都称我大宋配不上他苏景明。我说句你们不爱听的,苏景明在西北与狄青有旧,在河北与曾公亮经常有书信往来,在京东路更是被富弼倍加推崇。而在朝内,外戚曹家更是与他关系密切,他若真想着以变法之名乱宋,比任何人的成功率都大!” 听到此话,文彦博、吴育、范仲淹这三个欲护住苏良的相公,都皱起了眉头。 若是换作疑心较重的帝王。 仅凭夏竦这番话,就足以使得苏良日后仕途坎坷或戛然而止。 范仲淹自庆历新政后,向来都是好脾气,但听到这番毫无证据的栽赃之语,忍不住道:“栽赃苏景明之人,必然也是想着以此话引得官家对苏景明产生猜忌之心。” 这一句话,直接将夏竦噎住了。 他思索了数息,才反驳道:“希文,你视苏景明如子侄,但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他想的是什么。” “够了!够了!”赵祯打断了众臣的争吵。 赵祯非猜疑之君主,他当下还是较为相信苏良。 “此事到底是什么情况,审查一番即可,朕已令皇城司严查,但皇城司不擅长刑断之事,朕准备令包希仁主审!” “官家,万万不可啊!包希仁乃是苏景明的忘年好友,二人经常放衙后前往酒馆饮酒,包希仁理应避嫌。” 这时,吴育忍不住插了一句。 “没想到夏枢相竟对包学士和苏御史私下的行踪如此清楚!” 夏竦冷哼一声,辩解道:“汴京百姓皆知包希仁与苏景明走得近,我就不能知吗?” 随即。 夏竦拱手道:“臣推荐殿中丞、集贤校理李中师与皇城司一起,审查此案,抓出潜藏在百家学院的漏网之鱼。” 殿中丞、集贤校理李中师当下的差遣是,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 正是不久前夏竦举荐的。 赵祯点了点头,道:“就依夏枢相所言。” 有皇城司监管,赵祯相信李中师定然不敢徇私枉法。 这时。 夏竦又说道:“官家,此事无论是否为苏景明指使,其都有监管不利之责,臣建议先免其台谏之职。” “此外,百家学院的学子本就是鱼龙混杂,乱象重生,当下又毫无建树,俨然一个三教九流聚集的下等场所,不如直接关停,以正朝纲!” 赵祯摇了摇头。 第(2/3)页